關於近年來被抄得火熱的MIT台灣製造,也許我們該深思,要深耕台灣,非得是"台灣製造"嗎?  在現今的時空環境下,人人重休閒,假日休息比賺錢還重要,勞工意識高漲,或許"台灣設計,全球製造" 會是條讓我們走得更遠、更長久的路。我想,台灣製造這議題與蘭嶼該不該有7-11,該不該被開發或保留非現代的原始風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由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1990年代初提出的「微笑曲線」理論認為,在產品的供應鏈上,大部份的利潤是集中在上游材料的設計和研發、終端的銷售與品牌等服務環節上,然製造和組裝便是增值最低的那一點。

除了原製造生產工廠轉型做MIT自有品牌外,那些強調MIT的品牌業者在持續成長茁壯的過程當中,能否以設計力或需求導向來進行產品的生產以提升商品的附加價值,讓中間端的製造業伙伴(那些所謂的老師傅) 收入也能夠隨著品牌價值的提升收入也跟著提升呢?

原本的家庭式鞋業代工或格子場,老師傅靠的純粹是個人的手工技藝與勞力,做的是珍貴少量的"藝術品",然當產品的需求量變大了,不再能再倚靠個人手工慢慢生產而需工業化時代的產物機器設備來進行快速生產時,此時老師傅的投入成本就不再只是個人的勞動力與手工藝了。當小型家庭代工廠無力承接原本名不經轉但如今日益壯大的品牌訂單而被要求增加設備與產能時,這對靠手工藝及勞力吃飯的老師傅而言便是個不小的門檻。

機械化的代工設備投資回收快則3~5年,遲則10多年,管理上的變革,加上生產流程的改變,機器設備的重新熟悉…等等。家庭式代工廠要轉型小型機械化工廠其間的風險,諸如產能增加後,品牌商能否供給足夠的訂單讓代工廠快速回收設備投資? 或品牌商是否願意承諾或能否撐過小型代工廠的轉型期而不進行抽單,不將訂單移至單價更低、品質或來源更為穩定的地方? 訂單的移轉對品牌商來說沒有任何的損失,但對代工廠來說卻會是致命的一擊,試問有多少老師傅有辨法承受這樣的風險? 品牌商的承諾或能否以產品設計力來增加商品附加價值進而增加製造端的收入或將成為製造業代工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點。

IMG_6603.JPG

品牌商在撐過默默無聞的陣痛期之後產品的價值會随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而提升,然中間的代工廠、製造商,靠的是勞動力,且產品單價只會隨著訂單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已。代工,永遠都只能拿微薄的固定利潤,在全球化的單價競爭下,大型代工廠只能以無止境的遷徙到勞動力更充沛更便宜的地方,以擴大產能來分攤機器與固定的管銷成本,或大量投資全自動化機械設備來降低勞動力的使用方可增加利潤。然競爭力不足,資本不夠充沛的中小型代工廠則漸行凋零。

最終,代工廠大者恆大,中型廠漸漸凋零,然具有精湛手藝老師傅的小型廠轉型少量、多樣的高單價精品手工業或將是不可逆的趨勢

 

arrow
arrow

    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