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真皮

       真皮就是將動物的表皮剝下來後經過化學處理加工後製而成的。目前市場上常見鞋用皮革種類有牛皮、羊皮、還有一些特殊的皮革,如馬皮、魚皮、蛇皮、蜥蜴皮、鴕鳥皮、鱷魚皮等等。而鞋類最常用的皮革還是牛皮、豬皮和羊皮。
 
2. 人造皮革/合成皮/仿皮
       合成皮為PU和PVC等人造材料的總稱。指經過一系列化學、物理加工鞣製而成的一種較耐用的材料。它是在紡織布基或無紡布基上由各種不同配方的PVC、PU等發泡或覆膜加工製作而成,可根據不同的厚度、強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澤、花色、紋路圖案等要求加工製作,兼具質感與品種花色繁多、防水性佳、邊幅整齊、利用率高和價格相對真皮便宜等特點。
 
       雖然有許多廉價鞋都是用PU及PVC等人造皮革製成,但這並不代表PU及PVC製成的鞋子品質不好,其實也有不少品牌鞋也是使用PU及PVC等人造皮革來製鞋的。PU通常拿來製作鞋面,而PVC的物性較PU為差,大多會拿來做為鞋子、包包等用品的內裡。人造皮革可應用的範圍很廣,例如各種鞋子、包包、活頁日誌本、工商日誌、萬用手冊、名片夾、識別証夾、便條本封皮…等各種辦公用品皮件。
 
       人造皮革的縱切面可看到細微的氣泡孔或表層的薄膜及人造纖維、紗線或絨底。人造皮革因造價較真皮便宜,所以從早期到現在一直都是極為流行的鞋面、內裡與中皮材料。仿真皮的PU其外觀、手感酷似真皮,但細看皮面多數無毛細孔,但由於現代人造皮革製作工藝技術進步,亦有人造皮革做出有真皮毛孔般的效果,不過一般人不易辨識。
 
3. 真皮與人造皮革的簡易辨別方式
       真皮與人造皮革最大的辨別技巧便是看接縫處切邊斷定是否為真皮,許多低價鞋都用摺邊方式避免被看出非真皮鞋子,但用力擠壓,假皮較不會產生褶皺,但因聞起來的氣味與真皮不一樣,故還是可以和真皮做出區別的。另一方式是用火點燃,當纖維被點燃後會結成疙瘩的是人造皮革,會發出毛髮氣味的便是真皮,如果不記得毛髮的味道可以先拔幾根自已的頭髮燒燒。
 
4. 牛皮
       鞋類最常用的皮革為牛皮,一張完整的牛皮有40幾尺到80幾尺不等,依牛的種類不同有水牛,黃牛,大牛,小牛,奶牛等等。其中一張皮裡面皮質最差的就是前肩后座還有皮邊(腹部皮革)這些部分的皮革纖維鬆散,褶皺比較多,尤其是生育過的母牛,腹部纖維會更加鬆散。最好的位置是皮心和半肩背,一般大品牌尤其是愛馬仕,據說只採用皮心。如果你購買一個皮包或鞋子,發現皮革有的部分光滑,有的部分有褶皺,那就有可能是使用了皮邊。牛皮都是整張販售的,不分位置價格統一,所以一般品牌商家通常在包包的正面使用較好的位置,而側面使用皮邊,鞋子也是如此,鞋面使用皮心、背部,而側面或內腰就有可能使用到皮邊。如果能買到一雙全部都是皮心做的鞋子,那麼也算是比較幸運的~不過較為考究的品牌則會儘量規避皮邊。
 
       面皮是牛隻的表面皮革(第一層皮),俗稱珠面皮,也被稱之為「會呼吸的皮革」,除了皮革會呼吸透氣外,更有人工合成皮無法取代的彈性、延展性、透氣性以及天然紋路。該層牛皮是由表皮層和真皮層所組成,其纖維量佔一整張完整牛皮之90%以上,而當中的表皮層決定了該張牛皮的觸覺質感細緻與否。
 
       未經加工處理的牛革保留了牛皮的天然紋路(如胎記、血管痕、蟲斑、烙印、毛細孔、生長紋、牛頸紋甚至碰撞、打鬥造成的傷痕等),每張皮革都是獨一無二的,件件不同,且具有良好的強度、彈性、光澤、延展性以及特殊的手感,使用得越久顏色會越顯得有質感。一件真皮的使用率依不同產品的使用面積及製作要求,可用率約從50%~85%不等,故製成品瑕疵較少者,或使用面積較大又無分片裁切的產品價格大多相對較高。優質皮革的壽命約為10年左右,次級的約為5~7年,劣等的約僅2~3年左右。
 
       牛的第二層或第三層皮通常稱為二榔皮,因無表皮層與真皮層,位屬牛皮的最下層皮下組織,通常以片皮機剖層而得,纖維量不到10%,皮身的韌性與抗撕裂性較面皮差,其延展度也較大些,故會被製成反毛皮或於表面加一層塑膠膜製成貼膜皮(PU-coating)。
  •        反毛皮(Suede):將皮面打磨成絨毛狀,再用染劑處理成各種顏色,呈現柔軟舒適的溫暖質感。
  •        貼膜皮(PU-coating):於二榔皮的表面塗上PU樹脂(薄膜-較便宜)或覆蓋PU發泡層(厚膜-價格較高),因品質穩定、款式顏色與紋路多變,可用率極高,部份高檔特殊表面處理的厚膜二榔皮價格甚至可直逼頭層牛皮。
 
5. 依牛皮的製成等級與染色加工方式可區分為苯染皮、半苯染皮和塗料皮
    a. 苯染皮(Aniline leather)
        苯染皮是以染料浸染出各種顏色,質感天然,但仍保有牛皮的胎記、蟲咬疤痕或打鬥傷痕。親膚性佳,手感柔軟綿密,單價通常比較昂貴。苯染皮在牛皮中是最自然的極品,也就是所謂的「全珠面皮」,因染料直接染透皮身,表層幾乎沒有上任何的著色和塗飾,不能覆蓋牛皮表面的紋路或任何瑕疵,毛細孔和表面紋理清晰可見,由於幾乎沒有粉飾處理,挑選原皮的時候要求相對較高,所以選用的皮身要上選,表面需完整且瑕疵較少,故選取原皮不易也相對較難保養,然這類型的皮革最具有質感,其魅力來自於它的親膚性與細緻的觸感,苯染皮的皮革質感與觸感雖然比較好,但因保有皮革毛孔,皮革很容易會有水滲入的問題,故製成品通常需加鞋乳、乳液或皮革油來進行保養或加鞋蠟來做防水保護。
 
    b. 半苯染皮革(Semi-Aniline leather)
        半苯染皮非完全的天然,其表面經輕微的染色加工後會再上層輕薄色料,以改善其天然的瑕疵,減少因不同部位皮膚吃色狀況所引起的色差,但仍保有其天然的觸感,不加工塗飾過度,讓半苯染皮革既擁有接近全苯染的天然質感,其表層的處理讓表面又擁有保護效果,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皮革種類。
 
    c. 塗料皮革(Pigment leather)
        塗料皮通常是將原皮經過修磨處理表層上的瑕疵和斑點,然後經過染料處理後在表皮層進行塗飾以遮蓋牛皮的天然紋痕,為了加強美化皮革,通常會壓印各式紋路讓整體皮革的表現均一,並達到多樣變化的效果。經過塗料加工後的皮革在外貌上會呈現「幾乎一致」的特性,可以展現出普羅大眾「標準化的美麗」,價格相對苯染皮便宜,是使用率較高的牛皮,易於保養,但手感不如苯染或半苯染皮來得好。
 
6. 羊皮
       羊皮皮面毛孔扁圓,毛孔清楚,幾根組成一組,排列成魚鱗狀,彈性好且皮薄,手感像絲絨一般。用羊皮加工製作的皮製品,皮質細膩、柔軟有光澤但不像牛皮製品那般明亮,用力擠壓皮面會有明顯的折皺產生。羊皮十分嬌貴,比較容易撕裂或劃傷。但是羊皮擁有柔軟的特性,比較適合用來做皮衣、手套等需要關節靈活運動的東西,尤其是綿羊皮的觸感柔軟而細膩。
 
       做鞋子和包包的羊皮一般多是山羊皮或小羊皮,用山羊皮做的鞋子鞋面柔軟舒適,如果用來做筒靴,可以非常貼合小腿,有一些好的鞋子連內裡都是用羊皮去做的。山羊皮比棉羊皮稍微耐磨一點,但是對比牛皮來說還是十分嬌貴,如香奈兒很多包包就是用山羊皮來製作的。
 
       所謂奢侈品並不等於耐用品,反而因為其昂貴的材料和工藝,其實比一般的皮具更需要精心的呵護。皮革就是牛羊的皮膚,我們在呵護自己皮膚的時候都是各種小心各種捨得砸錢,對待皮具也是一樣的,需要經常護理,小心使用才會讓你的皮具閃閃發光~如果你是一個粗心的妹子,不建議購買羊皮製作的鞋子或者包包,尤其處女座,因為你會因為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刮痕和摩擦而抓狂!另外羊皮在高檔鞋靴中通常做內里使用,其材料細膩柔軟且透氣,如果一雙鞋子是用羊皮做內裡,那麼外面使用的皮革通常也不會太差勁。
 
7. 豬皮
       豬皮革面毛孔粗大,三個並列成一組,呈三角形排列,皮革面觸感良好,其透氣性和吸濕性也比牛皮好,但不如牛皮美觀,即使經過磨光處理,也可辨認得出來,故會用的到豬皮的地方大概都在內裡,但仍有不少品質優良的豬磨面皮會使用於鞋面。由於豬皮的透氣性及除臭功能極佳,不少高級鞋款的內裡以及鞋墊均廣泛採用豬皮材料,穿著感覺良好,透氣又舒適,只要是天然皮革其實都是透氣的,而且豬皮的價錢也比較親民。 
 
8. 植鞣革
       植鞣革是一種經過天然植物鞣劑「丹寧酸液」加工完成的皮革,也叫樹膏皮,它保留了材質本身的優點,是沒有經過染色的原色皮革,不做過多的加工與修飾,天然無毒且環保,為無污染、無化學添加、自然且純淨之清新素材。經過鞣製後的皮革其表面保留了一定的皮革光澤度,可塑性強且環保,用來製作皮具、皮雕用品再合適不過。
 
       這種植物鞣染的染色製革技術會先從植物中萃取一種單寧酸的汁液,這種汁液一旦與皮革接觸就能產生物理催化作用而使皮革變色。用手一次又一次的將染料和皮革揉合“By hand again and again.”的技術就叫做植物鞣革。其最大的優點除了保留皮革天然的特色外,更有別於化學鉻染,不會破壞環境及危害人體健康。(註:除植鞣革外,其他的皮革大多是鉻鞣皮,皮質偏軟)
 
       植鞣革的特性就是堅韌耐用,一般來說皮身都較硬,很適合用來做筆記本、皮包、彈藥匣、腰帶甚至高爾夫球筒。好的植鞣革皮具產品可當作傳家寶來用,它具有吸水吸油的特性,所以會隨著使用的時間變長,皮具顏色會變深,也會變得越來越軟,後期使用中更可以體會到皮革所帶來的舒適觸感,慢慢變成具有你個人特點的皮具,這就是所謂的養皮。植鞣革價格較貴,一般適合用來手工製作,也是做原色皮具、皮雕的最佳選擇,所以植鞣皮做成的皮具價格也不便宜。LV的老花和棋盤格款手挽和背帶基本都是植鞣革,很多大品牌都偏愛這種皮革。
 
9. 植鞣、半植鞣與鉻鞣比較
        皮革會因鞣製加工過程的不同而產生截然不同的質感與特性,從原本會腐敗的「生皮」(Skin)加工成可以永久保存的「皮革」(Leather),其過程就稱為「鞣製」。
皮革的軟硬程度:鉻鞣皮>半植鞣皮>全植鞣皮。使用植物丹寧酸進行鞣製的叫植物鞣, 透過植鞣丹寧使纖維變硬變粗,優點是強韌 ,但若長時間沒上油,則容易乾裂或整個纖維變鬆散。另一方面,使用鉻粉進行鞣製的就叫鉻鞣。另有半植鞣,其製作過程先吃鉻再吃單寧,可以改善植鞣過硬的缺點,但仍保有植鞣皮革的紮實感!
 
文 ● 張岱明
10. 皮革簡史與植物單寧 (植物鞣劑)  History of leather and Vegetable Tanning Extracts

        人類鞣製皮革的歷史很久,最早的獸皮來源,是打獵取得,然後人類開始圈養動物或放牧飼養,有了固定食肉來源,而副產品動物皮毛,就成為人類穿著衣物的開始,當時比較原始的生產方式,就是把毛皮加上塩後脫水曬乾,以後加上脂肪(有人說是用牛腦),用腳踩手揉方式把皮給搓軟,這個很基本的處理過程(與醃製食品的方式很接近),在希臘人荷馬Homer寫的史詩伊利亜德Iliad中有記載,描述當時亜述人Assyrians如何用皮來製造皮鞋及液體容器(用來裝水的皮囊)。後來有人用樹枝及綠色樹葉燒火,用煙來勳乾,也可以防止動物皮腐敗,更可以消除皮的異味,竟然意外發現了酫鞣劑Formaldehyde,這是後話。

        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兩河流域的米索布達米亜Mesopotamia 的閃美人Sumerians,已經有女人穿著皮長裙,而腓尼基人Phoenicians會用皮來做船上的水管,埃及人除了用皮做衣物外還用來做手套及裝飾品,羅馬帝國時期,皮革已経廣泛的用在各個省份,用來製造皮衣,皮鞋,軍人身上的皮革護具,以及馬的鞍座及韁繩。在義大利龐培PompeiI 古城中,還有皮革製造設備的遺跡,火山爆發灰煙蓋過了一千八百年後,我們見証了古代的文明。而在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庫姆倫山洞Qumran Cave ,意外發現有名的二千年前寫的死海古卷Scrolls of Dead Sea ,也是分別用希伯來文,希臘文及阿拉米斯文,寫在羊皮上,是基督教的重要聖經文獻資料,為天主教梵蒂岡教庭承認。

        到了西元8世紀,西班牙(伊伯利亞半島)那個時候是被信仰回教的騎術高明的摩爾人Moors統治,有名的科多瓦皮Cordovan leather就是在那個年代開發出來的,(現在人稱的高價馬臀革)當時回教的哈理發首都就在科多瓦,西班牙名是Cordoba,科多瓦有名的教堂,先是建造成回教風格,後來基督教的軍隊在1492年,把摩爾人完全逐出了,這座穆斯林禮拜堂被改建成天主教堂,與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的索非亞教堂正好是相反,先是天主教風格,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就被改建成回教的禮拜堂。由於摩爾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所以高大的阿拉伯馬也廣泛的運用到歐洲,如今摩爾人已經不見了,而科多瓦馬皮風格及名稱,卻流傳至今,而且西班牙騎術學校,全球聞名。

        中國人穿著皮裘的歷史也很久,在論語中也有提及,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可見在周朝春秋時代,穿著裘革已經是富人的享受,子路是孔子門徒中比較富有的,但是中國人舉竟是吃豬肉為主,豬皮大部分都吃光了,而且牛羊馬皮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相對的少,所以皮革製品不多,除了羊皮及羊毛做的衣履之外,牛馬是生產工具,所以基本上很少食用。有句諺語,三個臭皮匠 勝過諸葛亮,一方面説做皮的人頭腦還是可以,也指出當時做皮的人身上,都是有些腐臭的味道,這也很符合製革的背景,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受不了生毛皮的味道,而怕進牛皮廠。

        至於人類什麼時候開始用植物單寧來鞣皮,這已經無法考證,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在公元前二百到前二千五百年,可能當時無意中用樹枝或是木棍打軟皮亁時,植物表面的單寧酸進入了皮裡面,可以產生良好的防腐處理效果,所以植物單寧鞣皮方式,廣為大家使用了幾千年之後,直到西元1858年,發現了鉻單寧Chrome Tanning 後,逐漸取代植物單寧,植鞣皮生產總值才減少了,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國防部仍然把植物單寧視為戰略物資,可見皮革在戰爭中的角色重要性。一直到二戰結束後四十年,美國政府才把數以千噸的植物單寧,放到市場拍賣。今天美國軍人的手槍套,以及陸戰隊員用的刺刀柄,還是用植鞣革牛皮做的。

 為什麼喜歡植鞣革    文 ● 張岱明

         好像在1986年,美國的一份皮革與製鞋雜誌,登了一個廣告,有數量達到八百噸的栗木Chestnut植物單寧要拍賣,大家都覚得好奇,怎麼突然會有這麼多的存貨要求售,因為植鞣皮已經不是主流的産品,市場沒有這麼大的鞋底牛革需求,後來才發現是美國國防部把庫存的戰略物資清倉,因為二次大戰期間,牛皮及植物單寧都是戰略物資,必須維持一定數量的庫存。後來,由於橡膠製品的出現,鞋底採用橡膠取代了皮革,所以栗木單寧也不再是戰略物資,因此在市場出售。

        在西元 1858 年之前,所有的皮革都是稙物單寧酸鞣製的,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逐漸消失或是減少,台灣在二十多年前已經不再生產全植鞣牛皮了,相對於鉻鞣皮,植鞣皮是比較傳統而費時的生產工藝,所以目前為止,鉻鞣方式生產的 皮革製品,佔了九成以上的市場。水埸前段生產過程中,植鞣皮用的是植物單寧,俗稱栲膠,所以植鞣皮也叫做栲膠皮,在廣東一帶,因為植物單寧叫做樹膏,所以也叫樹膏皮,在台灣用台語唸的音是澀木皮。

        植物單寧是取自於大自然中的樹木抽取物 wattle extracts,比如像栗木 Chestnut,楊梅荊木 Mimosa,橡木 Quabraqio,檳榔木 Gambier,塔拉 Tara等,因為可以生物降解 biodegradable,所以有人說比較環保。 而鉻鞣皮用的是鉻塩 chrome salt,或是硫酸鉻,溶水性佳的無機塩,使皮革鞣製過程縮減至一晚或是更短,鉻鞣,相對於傳統的植鞣製程技術,可以増加皮革的豐満感,也可以增加皮革物理強度,增加皮革面積,保存期限長,所以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皮革工廠,都是用鉻鞣為生產方式,鉻鞣皮在製造過程中,也可以做到最好的清潔生產方式,可以回收廢水,不會造成汚染,所以不一定鉻鞣皮就不環保,目前鉻的回收率都在 97%以上,而是看工廠願不願意投資做環保工程。

         在一百多年前生產植物鞣皮有一種特性,就是存放在空氣中越久,因為氧化及日曬雨淋的關係,就會隨著時間流逝,變成深色,甚至於多色深淺差異的 PATINA 效果。由於當時生產的栲膠(植物單寧 vegetable tannin)品質不夠純及穩定,再加上使用的油脂品質,在製造過程不夠完善,所以植物鞣皮有一種強烈的味道,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當時生產方式,就是把脫毛後的酸皮,平放疊置浸泡在水池 pit,經常去翻動,不時加入植物單寧,從幾個星期到幾個月,甚至一年,譲鞣酸取代水留在皮內,也把 動物蛋白轉換成纖維組織,然後加入油脂,乾燥後,皮就成了革,再也不會腐爛了。

         而現在除了少數以鞋底重革為主要產品的皮廠,還是用 pit tan 水池浸鞣外,大部分都已經改成轉鼓鞣皮,生產效益就增大了,也可以配合市場需求而供應。由於科技的進步,合成皮已經做得像皮革,應用在生活的每一個部分,所以壓縮 天然皮革的市場,由於價格差異相當大,一些比較普通的產品,都已經被合成皮取代, 但是植物韖革由於它的特殊性,不容易被合成皮所仿製外,它的古典風格變色的效果,也是在合成皮上做不到,至少到現在還是沒有。另外,植鞣皮特有的皮革味道,是合成皮仿不出來的。

         這也是很多人喜歡用植鞣皮的皮革製品的原因,因為沒有人會懷疑是假皮做的! 而且,皮革塗飭的科技進步,現在也可以在植鞣皮上做到各種彩色,變色,油蜡效果。
植鞣皮的訂價,有以呎數計,也有以公斤計,後者通常是重革或是底革,厚度大都是在3mm以上到6mm。

11 談談防水革 Waterproof leather

        如同所有的材料,皮革也是可以做到防水的功能,我們經常看到某些名貴的手錶強調防水功能,可以在水下五十米甚至一百米防水,但是除了專業人士外,誰會潛水到一百米深,大部分的人只要求洗澡或是游泳時可以防水就可以,現在很多手機也有防水功能了,但是我還是不想把手機放在水裏去試試,除非不小心丟入浴缸裏,但是雨中打電話可以防水就用得上場。防水革的出現,就是因為市場有需求,皮革工廠應用現代的科技,就可以把皮革做成具有防水功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主要打的都是戰壕陣地戰,但是戰壕裏一遇到下雨天,就会變成了水溝,當時的英國軍人穿著皮革靴,腳泡在水裏一段時間後,就會變白甚至生瘡,雖然不致痛不欲生,但是會影響到作戰能力,當時把這種症狀叫作戰壕腳Trench Foot.

        1982年英國與阿根庭為了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而爆發了一場局部戰爭,在英國鉄娘子首相柴啓爾夫人領導下,英軍不止武器裝備較佳外,也把軍人穿著的鞋靴,改用防水革來製造,所以這場戰爭,英國雖然離開福克蘭群島有一萬二千公里遠,卻動用軍艦運送六千個兵力,打敗了一倍以上的阿根廷軍人,英國最後還是收復了福克蘭群島。

        美國的伐木製材工業是很重要的建材來源,而且伐木地區泥濘不堪,所以防水革對於伐木工人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名牌防水鞋TIMBERLAND會用林地這個名字,1973年他們推出了第一對具有防水功能的皮靴,現在已經是世界知名品牌(創立於1952年)。而且普遍應用在登山健行及工作等鞋類,甚至於高爾夫球鞋以及雪靴。而且美國的消防人員以及部分的軍鞋除了有防水的要求外,也要有相當的防火功能。皮革工廠可以用現代的科技以及化工原料,達到這方面的客戶要求。

        防水功能不是絕對的,通常有一定的測試標準,以客戶的要求而決定,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通常也有時間以及容許滲水百分比的不同要求,畢竟人類不可能穿著鞋,在水裡面泡太久。防水的化工原料,大部分是由有機硅,丙烯酸樹脂,以及特殊的油脂為主,目前臺灣不少的皮革工廠,都可以生產達到特定品牌的品質要求標準的防水革。

        在此,順便一提防潑水效果的皮革,顧名思義,water repellent 就是不讓水停留在皮革表層,而會形成水珠而流下,因為水的最小分子如果不能進入皮革表面的保護膜,水就𣎴能夠停留在皮革上面,進而有防潑水效果。如果時間太久,或是水量太大,這種防潑水效果就不能維持不變。

        理論上,所有的皮革都可以做到防水的功能,但是沒有這種必要,因為,皮革浸了水,還是可以用的,防水功能只是為一些必須在特殊工作環境的人員而做出的,是功能性需求,在外覌上是沒有差異。現在很流行的油蠟革,牛巴哥,瘋馬革有很多做到了防水功能,普遍應用在登山鞋,伐木工人鞋,健行鞋,而且表面處理技術的進步,一些有塗料的牛皮修面革,也做到防水效果,用在洛夫鞋Loafer及紳士鞋上。

 
資料來源:
1~9 整理自網路/掌握皮革質感關鍵,淺談「植鞣」與「鉻鞣」/關於皮革製程筆者多年鞋廠開發製鞋經驗
10~11   張岱明老師 FB  https://www.facebook.com/josephchangdm
張岱明老師簡介:從事皮革相關工作37年經驗,從生皮到皮革製品,皮鞋,皮包,皮帶皮衣,皮沙發等產品之流行趨勢,皮革製作過程,皆有涉及,目前在逢甲大學兼任教授,把經驗傳承給年青一代,並且經常關注全球服裝設計及開發趨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 的頭像
    Ann

    夏日回憶之鞋革記事

    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